今天我妹妹給我看一本不知名的東西(她在朋友那邊打劫回來的)
裏面有一篇文章關於御宅族的
--------------------------------------------------------------------
宅人特徵(6項以上就是宅人)
1. 沉默寡言, 與陌生人交流有障礙, 但常常自言自語
2. 通常情況下目光呆滯, 但一見到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立刻變了另外一個人
3. 不修邊幅, 鬍子不刮乾淨, 載厚厚的眼鏡
4. 體型與同齡人相比處於極端狀態,不是過瘦就是過胖
5. 除遊戲, 動漫以外的愛好不超過兩項
6. 房間牆上貼滿日本美少女, 機械人海報, 堆滿了漫畫, 玩具模型
7. 不喜愛運動, 時裝等主流青少年文化
8. 擁有3部以上的遊戲主機
9. 鍵盤的隙縫內都是面包渣, 頭皮屑等
10. 認為外面的社會太過複雜, 充滿了爾虞我詐, 並有心逃避
11. 習慣在網,咯及遊戲中忘記傷痛
12. 習慣在網路以打字的方式交談
13. 曾經連續留在家裏一個月以
14. 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就是你的房間
15. 身邊經常聯絡的女性朋友不超過兩個
16. 知道好人卡, 囧, 死死團, 萌是甚麼意思
17. 會固定經常玩一款網絡遊戲
18. 曾經立志要投身於動漫或遊戲事業
19. 與女友(如果有)外出後不久便想回到家中
結語
心理專家張聰沛指出, 所謂的宅人從病理上不可算是患病,
但的確存在心理上某程度的問題. 宅男宅女的心理通常呈
現出兩方面的癥狀:一是意志消沉, 另一個是交際恐懼. 而
不敢面對社會或者無事可做的年青人, 比較容易出現這種
問題. 張聰沛又指, 宅人大多是性格軟弱, 不敢克服困難及
壓力, 自戀, 甚至貪圖安逸的人, 而且一旦習慣了這種生活,
就很難走出去.
千萬不把『宅』當成很潮很型的生活, 其實這類的行為模式
在沒有網絡的時候早已有之, 什麼二十一世紀網絡新時代,
足不出戶看世界等等, 都不是導致這個問題的藉口, 根本原
因還是承受壓力的能力太弱.
請鼓勵你的朋友, 生活或讀書一定有苦悶的時候, 不妨邀請
他們參加一些刺激又好玩的青少年活動, 擴闊交友圈子, 學
習與人相處. 請留心, 我們並不是不接受御宅族, 我們只是
想告訴宅人, 其實你的生活, 絕對可以更精彩更美好.
補充資料
御宅族VS隱閉青年
御宅族並不等於隱閉青年, 因為御宅族都會正常返學返工,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亦是御宅族. 只是隱閉青年多半有御宅
族的嗜好, 以致當中有重疊, 但兩者並無對等關係.
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資料顯示, 隱閉青年的定義是:
1. 與社區上各系統缺乏連繫, 更嚴重者甚至與家庭缺乏連繫
2. 人際關係網絡薄弱, 害怕或拒絕與人接觸或交談
3. 沒有社會身份, 如學生, 僱員, 社區活動參與者等.
參考資料
http://www.shs.edu.tw/work/essay/2007/03/2007032921193621.pdf
http://congpei.blog.sohu.com/
http://blog.udn.com/skysoul3/2143805
-------------------------------------------------------------------------------------------------------------------
==手斷了
本來我對自己的定位不是太清楚
看來我也算是我宅男
不過我卻不認為我心理有甚麼問題
我也不會怕跟別人交談
有時候還會幫人
看來現在的心理專家都是白撈的
根本就是照理論說
沒有去做多點調查
以偏概全
|
|